时间:2025-05-29 22:37:46
为了进一步深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子对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认知,深化媒体融合,赋能产业振兴。5月25日上午,来自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78名同学,在文法学院檀江林老师和唐峰老师带领下,来到走进宣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开展新媒体认知实践调研。宣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鲍磊,总工程师苏莉,人力资源部主任赵雪梅,融媒编辑部编辑张蓉等资深媒体人一线指导。
全体同学来到位于一层的多媒体报告厅,听取融媒编辑部编辑张蓉的专题讲座,编辑张蓉为网新学子详细介绍了广电报社的融合、新媒体小编的工作内容等,尤其在新时代对媒体的要求、网新学子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并通过视频演示,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如何通过关联热点、有网感视频的制作,在喜闻乐见中扩大传播力、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引导力,讲好宣城故事、塑造宣城形象,立足四宝之乡,赋能产业振兴。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互动,提出“流量和内容冲突时,如何权衡?”“选择建设全国性还是地方性新媒体平台?”“如何持续保持时效、本地、民生的内容输出?”等深刻的问题。张蓉编辑的回答不仅体现了专业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更为同学们传输了正确的的新闻价值取向与内容至上的法则。掌握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肩负时代使命,加强社会关怀,传播主流价值理应成为新媒体学子的努力方向。
在融媒体中心12楼走廊墙上,“透视聚焦宣城热点,传播创造鲜活新闻”十六个大字醒目突出,恰似一面镜子映照着宣城新闻人的初心。在讲座中,融媒编辑部编辑张蓉对融媒体新闻工作的感悟“我们做的是什么?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的事业,是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的使命,是浪漫的人从事的一锤一只凿的艰辛劳作”,深深地影响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对新闻的认知。1班班长秦宇卓远同学主动发表感想:“这次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处处留心,善于从透过身边的小事看到关乎许多人的大事。”针对同学提问:“如何快速形成一篇文字新闻和视频新闻?”张蓉编辑从融媒体新闻工作流程和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素养维度,做出具体回答。这场跨越讲台与岗位的对话,让青年学子深刻领悟:在融媒时代,新闻人既是技术浪潮的冲浪者,更是时代瞭望的守塔人。
从云岭烽火到融媒时代,从泾县纸山到全媒矩阵,合肥工大学子用全媒体视角解码红色基因,以创新传播赋能产业振兴。这场实践之旅不仅让宣城“文房四宝”的故事传得更远,更在青年心中种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当红色基因遇上媒体融合,当千年文脉对话青春创意,一幅属于新时代的“文化振兴全景图”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
同学们走进第十一层各栏目的演播室、编辑办公室,通过对各节目的场景布置、机位,编辑专业的曲屏电脑的观察,同学们全面了解了提词器、摄像机、主播台等专业直播录播设备,站播与录播的不同机位设计,以及节目编辑对素材的建库等,这无一不体现出严谨的节目制作态度与优秀的技术支持。作为新媒体学子,不仅要学习分工而精的团队精神,而且要努力成为掌握采、写、编、评、录的全能型人才,提高自己的各项本领。
在第十二层的总台电视播控中心,屏幕右侧的“安全播出1066天”赫然入目,运用电视墙进行节目信号监看和数据信息展示,采用至少两路不同传输路由的信号源,配备双回路供电系统,采用先进的播控系统,这既展现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又体现了严谨的播出态度,有力响应了国家对安全播出的号召与硬性规定。
在宣城这片“文房四宝之乡”的热土上,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碰撞出振兴新火花。宣纸的温润、宣笔的灵秀、徽墨的醇厚、歙砚的古朴,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而产业振兴的时代命题正赋予其全新生命力。宣城广电在实践中勇担使命,充分发挥媒体矩阵优势,通过短视频、专题报道等形式,挖掘四宝匠人故事,展现传统工艺创新转化成果,将“四宝”文化魅力传递至千家万户。同时,借助直播带货、线上推广等新形式,为四宝产业搭建起广阔的销售平台,让一件件精美工艺品走出宣城、走向世界。媒体以创新为笔、以融合为墨,在产业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助力“四宝之乡”蓬勃发展的生动篇章。
习研会团队与融媒体中心编导、技术骨干就 “如何让红色故事‘破圈’传播”展开头脑风暴,提出利用短视频、VR全景、互动H5等新媒体技术重构红色叙事,打造“云上党课”“数字展馆”等沉浸式传播产品。此次合作将地方红色资源与高校智库优势相结合,为红色文化传播开辟了年轻化、数字化路径。
檀江林教授将组织编写、并获评安徽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图书《话说红色金寨》,赠与宣城市广播电视中心相关专业人员,拉开了红色文化与现代传媒深度融合的主题,将红色研究成果通过媒体传向大众,并深入人才培养校地合作,共同打造有担当、能吃苦的专业人才。
此次新媒体认知实践,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子们开启了全新视野,搭建起深入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桥梁,见证了宣城广电中心在讲好宣城故事方面的卓越努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对深化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明确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方向,也坚定了投身新闻媒体事业的决心:立志积极传播主旋律,彰显主流媒体担当,依托宣城文房四宝的深厚底蕴,积极赋能产业振兴,以创新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媒体人。(文:罗思敏、李怡霏 图:余庆)